-
肥胖通常伴隨著第二型糖尿病、代謝症候群的發生。鎂元素補充不足,竟也可能間接導致肥胖,甚至有糖尿病風險!近期一項來自義大利的研究發現,日常中補充足夠的鎂離子,不僅可以減緩高血壓、高血糖及高血脂… 詳全文 >
-
近年「減醣飲食」的觀念盛起,許多人都為了減肥少吃澱粉、醣類,不過這次和陳嘉樺Ella聊了她的飲食控制,卻發現她竟然反其道而行,把白米飯當作主食和甜點,而這樣吃下來,不但體態更好,還快速瘦下3… 詳全文 >
-
血脂數值超標,可能會導致血管粥狀硬化,進而增加腦中風、高血壓,甚至是心絞痛等疾病的發生率。想要有效降血脂,除了燕麥之外,近期有一項研究指出,每天在飲食中加入半杯核桃,攝取當中的Omega-3… 詳全文 >
-
肥胖是萬病之源!尤其內臟脂肪過多,會造成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,不但可能引起代謝疾病,如高血壓、高血脂,更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發生,甚至提高罹患乳癌、結腸癌以及前列腺癌等癌症的風險。近期… 詳全文 >
-
脂肪代謝糖分的能力可以藉由冷刺激來強化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可以藉由冷刺激,例如冰敷或者喝冰水來活化棕色脂肪,並增加米色脂肪,進而達到增加糖分與脂肪代謝的能力。換句話說,糖尿病患者常喝溫熱開水,… 詳全文 >
-
高血壓是隱形炸彈!尤其有高膽固醇、肥胖、糖尿病的族群,可能因爲粥狀動脈硬化、血管糖化等原因受到損害,須特別注意高血壓的發生。許多人知道可可中的黃烷醇可以促進血管內皮擴張,幫助降低血壓;近期又… 詳全文 >
-
新冠肺炎疫情肆虐,截至5月統計中,有7成多重症案例為慢性病患者 ,其中糖友染疫重症死亡機率增3倍。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則指出,糖尿病友應該注意「糖心蛋風險控管」,即治療、飲食、運… 詳全文 >
-
年過30歲之後容易變肥胖,都是因為新陳代謝下降影響所致,不過,這樣的觀念可能要被顛覆了!近期有一項來自美國的大型研究推翻大眾的想法,研究指出,在人體的4大生命階段,代謝率都不太一樣;在20-… 詳全文 >
-
雖然父母們都希望盡一切方法,幫助孩子長高;但實際上影響最大的,像是遺傳和體質這些部分,能改變得非常有限。事實上,在給予充足營養前提之下,一個正常孩子會長多高,將近8成是由基因所決定的!人類對… 詳全文 >
-
新型冠狀病毒(COVID-19)席捲全台,網路媒體不斷地報導染病、死亡的消息,在慢性病友尤其糖尿病友間,引起焦慮不安。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表示,後疫情時代對於糖尿病照護… 詳全文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