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主動脈瓣膜狹窄恐心臟衰竭!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新選擇 2023.12.08
主動脈瓣膜狹窄在疾病的早期,病人可以完全無症狀,隨著疾病的進展,病人可以有胸痛、昏厥(短時間喪失意識)、心臟衰竭,一旦出現症狀,心因性… 詳全文 >
-
黑芝麻好強大,不只改善便祕,6大優點報你知!這3種人不能吃 2023.12.08
常聽人說吃黑芝麻養身,究竟黑芝麻功效有多好?吃黑芝麻跟黑芝麻粉功效會不一樣嗎?另外,芝麻也分為黑芝麻跟白芝麻,到底差在哪?黑芝麻又稱胡… 詳全文 >
-
拇趾外翻痛到像火在燒!醫籲:未及時治療恐骨骼關節歪斜、自律神經失調 2023.12.08
拇趾外翻雖然不是急症,但是病發時卻會讓人痛苦不已,尤其,嚴重拇趾外翻未及時治療,恐造成棘手的併發症!萬芳醫院骨科醫師陳建樺表示,嚴重拇… 詳全文 >
-
臺灣C型肝炎治療成功率達98.4%!快速查看「臺灣C型肝炎根除地圖」 2023.12.08
為加強C肝的防治,中央健康保險署自2003年10月起開始推動C肝治療計畫,並實施C肝感染者醫療給付方案,使近8萬人以干擾素治療成功,且… 詳全文 >
-
手搖飲代替白開水?妙齡女竟藏3百多顆「小饅頭」腎結石 2023.12.08
愛喝手搖飲,甚至當白開水喝,小心腎結石危機!1名20歲女性,平常不愛喝白開水,經常把手搖飲當作水分來補充,日前因發燒及右腰疼痛一天至奇… 詳全文 >
-
頭暈吃止暈藥2年未改善,竟是狹心症作祟!揪出狹心症9大高危險族群 2023.12.08
停經後或高齡的女性,除了要保護心血管,尤其要控制三高,如果飲食過度油膩,加上缺乏運動,可能會出現冠狀動脈硬化、狹窄,甚至可能因心肌缺氧… 詳全文 >
-
膽固醇過高會有什麼風險?何一成醫師:趕走壞膽固醇,喝「這一杯」超神的… 2023.12.08
罹患糖尿病、腎臟病、肝病、甲狀腺機能低下等,以及攝取過多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,小心會造成膽固醇過高。而膽固醇高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,身材苗… 詳全文 >
-
冬天進補過頭,害膽結石腹痛!吳宛容中醫師:防膽結石宜平補,推薦3道飲食 2023.12.08
冬天到了,許多人人開始大進補,各種高油脂、高熱量的食物攝取量過多,小心膽結石復發,出現上腹痛、腹脹等症狀。其實,飲食習慣與膽結石的發生… 詳全文 >
-
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死亡率高!「這樣做」及早掌握前「腺」治療關鍵 2023.12.07
根據衛生福利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,攝護腺癌已高居男性十大好發癌症第五名,台灣泌尿科醫學會馮思中理事長表示,攝護腺癌病友通常在治療幾年… 詳全文 >
-
達成HIV零歧視、去汙名化仍是一大挑戰!2030消除愛滋目標待努力 2023.12.07
台灣過去5年的HIV新感染率持續下降,而且每年降幅都在15%到23%之間;另根據疾管署今年12月公布的數據顯示,我國在聯合國愛滋規劃署… 詳全文 >
-
有長期頸椎問題的人看過來!定期拜訪脊醫的好處! 2023.12.07
近期的研究發現,對於有長期頸椎問題的患者,定期拜訪脊醫 可能是一種有效的管理和維護方式。這種照護方法結合了初始的脊醫治療和長期的保健計… 詳全文 >
-
脖子歪斜、疼痛一定是落枕?小心斜頸症警訊!金馬影帝靠「這個」擺脫困擾 2023.12.07
脖子歪斜、疼痛,一定是落枕?小心是斜頸症惹禍!台灣神經復健醫學會理事陳智光醫師說明,斜頸症多好發於40歲後,除了脖子「歪歪的」,還會伴… 詳全文 >
-
每天睡7小時死亡風險最低,是最佳睡眠時間!楊聰財醫師:「LUCKY 7」有6大好處 2023.12.07
大家都知道睡眠太少會影響健康,尤其,許多疾病風險都與睡眠不足有關,例如,老年癡呆、癌症、心血管疾病、肥胖症、糖尿病、抑鬱症、焦慮,甚至… 詳全文 >
-
主動脈瓣膜狹窄併腸胃出血,竟是罕見「海德氏症候群」! 2023.12.07
罕見「海德氏症候群」,是一種在主動脈狹窄的情況下,血管異常增生、腸胃道出血的綜合症狀。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諶大中主任表示,對於重度… 詳全文 >
-
乳糜血易血管阻塞,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!醫籲:打造健康微環境,有助預防 2023.12.07
現代人平均壽命約80 歲,但是,不健康餘命卻高達約8.5年,早衰致病已成普及化現象。台大醫院神經外科兼任主治陳湧仁醫師表示,其實細胞不… 詳全文 >